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答复(鞍数据提主〔2025〕9号)
    时间:2025-07-02来源:办公室点击: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民进鞍山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155号)收悉,感谢贵单位提出的宝贵建议,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开拓了思路,我们认真吸纳研究,答复如下: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一、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完善优化长效推进机制

    加强政务服务运行管理。按照“进厅上网”工作要求,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打破原有部门界限和“摆摊设点”格局,因地制宜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233个,分领域综合窗口153个,“综合咨询”“办不成事反映”等功能性窗口71个,可综合办理各类服务事项3738项(基本目录项),占进驻大厅事项总数的100%。按照突出重点、易于使用、穷尽到底原则,不断完善知识库建设,制作审查要点6515项,形成常见问题5269条,系统破解“一事跑多窗”问题;持续规范窗口服务,选优配强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综合窗口“AB岗”工作制度,严肃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否定备案、延时服务、节假日值班等系列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窗口人员教育培训,围绕窗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业务受理、服务礼仪等方面,累计开展各类教育培训557场次,覆盖市县两级窗口工作人员7997人次,有效提升了窗口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实操能力、业务素养和群众工作能力。

    打造政务服务“清风”窗口。连续两年在全市窗口单位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经过窗口征集、内部审核、集体审定、行业审核、部门联审、实地考评、社会评议等层层把关,目前,我市共有184个窗口获评“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称号。通过持续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强化了“清风辽宁”品牌建设,树立了“政治信念坚定、工作依法依规、场所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作风优良过硬、办事清正廉洁”的窗口服务标准,使“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成为自觉,让“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

    健全社会监督体系。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拓宽并健全常态化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力量对营商环境优化的监督作用,今年新聘任市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持续发挥监督员“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助力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二、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确保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鞍山市持续对“净地不净”、招商引资承诺政策不兑现、政府欠款等失信问题开展整治攻坚。认真梳理全市历年来招商引资过程中做出的各种政策承诺,签订的各种合同、协议,列出没有兑现的清单,明确整治的时间表、路线图,分期分批逐步解决。同时,督促各地区和相关单位严格依法依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决遏制招商政策承诺不兑现问题发生。

    全面推进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将企业的评价结果推送给各相关部门,各行政职能部门依据本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结合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对市场主体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开展优化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及修复工作,全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信用修复网上办理,不断优化信用修复工作措施和操作流程,支持企业信用修复。全市各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对其实施联合惩戒。通过实施联合惩戒,鞍山市“黑名单企业”总数降幅较高。

    组建营商环境投诉办理专班。专班负责“鞍心”直通车、“万件清理”监督行动、省营商局交办、市12345平台受理、领导干部进企业等渠道来源渠道诉求的受理、分派、反馈、督办、初审、回头看等全流程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全程督导落实,确保投诉处理的集中化和专业化。

    加大涉企案件清理和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建立职责清晰、高效便捷的涉企营商环境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出台《鞍山市涉企营商环境诉求办理实施细则》,建立工作流程图。充分发挥“纪营联动”工作机制的突出作用,定期将通过纪委信访渠道来源的营商问题通过12345系统录入转办,并将超期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进行督办。建立涉企诉求“问题池”,对“万件清理”、干部入企、省市12345转办、来信来访等渠道来源诉求统一纳入问题池,统一管理,逐个建档编号,实现数字化记录,项目化管理、可视化推进。

    三、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扩展沟通渠道。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推进政企沟通交流新机制,摸索出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开展“夜话沙龙”“企业家恳谈会”“早餐会”等活动,面对面与企业家深入交流,听建议、解难题。开通“鞍心直通车”政企沟通新平台,建立全市企业家直接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映问题绿色通道,方便企业随时获取政策信息,反映诉求问题。

    广泛发布惠企政策信息。及时更新我市“政企直通车”服务专区相关信息,督促项目管家常态化开展与企业互动,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等,夯实“政企直通车”服务企业效能。动态梳理已出台且仍在有效期内的惠企政策,依托省一体化平台、“辽企通”APP及时更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事项清单,持续拓宽政策兑现渠道。目前,已形成“免申即享”事项92项,“直达快享”事项18项,覆盖税费优惠、科技创新、金融扶持、产业扶持等方面,惠企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高效响应企业群众诉求。市12345热线平台共整合水务、燃气、供电、110非警务等36个受理渠道,通过AI技术,实现办理端跨部门高效协作,数据监测实时预警,提高企业群众诉求趋势感知。通过融合Deepseek等AI技术,实现话务端“秒级”响应,工单生成时间从7到8分钟压缩至2到3分钟,群众咨询答复等待时间也由30秒缩短至5秒。

    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锚定“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持续统筹推进我市智慧城市转型升级,鼓励相关部门应用数字技术解决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

    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一网通办”能力,推进市一体化平台升级改造,按照“市级统建、全市共用”原则,集约建设智能导办、证明开具、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共性功能模块,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全域推广应用。持续推进省级以上的社保、卫生健康、社会救助等基层高频业务系统与市一体化平台深度对接,打通数据壁垒、信息孤岛,通过数据共享、流程重塑、部门协调,将适宜“掌上办”的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涉企服务等224类高频事项接入“辽事通”。

    下一步,将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和举措,努力满足企业期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鞍山市数据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