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十七届五次会议第097号建议的答复(鞍数据建主〔2025〕2号)
    时间:2025-07-02来源:办公室点击: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王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9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通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加强政策供给,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一、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按全省统一命名规则,全面规范全市综合窗口名称,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实现更多领域事项“无差别”办理。目前,市县两级40个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各类型综合窗口493个,可综合办理事项8493项、占进厅事项总数的100%,窗口数量减少434个、压减率49%;窗口服务人员减少719人、压减率46%,单个窗口平均业务受理量较比改革前提升1.8倍,办事人在窗口间跑动次数压缩48%,窗口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深入开展流程再造。动态更新事项目录1285项,完善要素信息1600余条,推动审批时限再压缩2.6%。持续放大“高效办成一件事”运行质效,累计搭建就医费用报销、大件运输、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便民利企“一件事”应用场景66个,打通消防、食品经营许可等省级以上业务专网30余个,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一件事”集成办较单项办审批时限减少了68.7%、申请材料减少了64.6%、办理环节减少了72.2%、跑动次数减少了81.7%。 

    强化数字赋能。扩展“网上办”渠道,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全市6957项政务服务事项依托市一体化平台实现“全程网办”,占全部事项的比例达82%,年初以来线上办件达14.1万件,占全部办件的比例达93.46%。加快推进电子印章制作应用,上线全市统一的电子印章系统,为全市累计免费制作电子印章1264个,累计制作电子印章2148个,节约行政资源,夯实网办基础。深化电子证照制作汇聚,全市累计制作电子证照222种,汇聚493余万条,30余种电子证照实现自动调用、免于提交。

    二、持续加强政策供给

    及时更新我市“政企直通车”服务专区相关信息,督促项目管家常态化开展与企业互动,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等,夯实“政企直通车”服务企业效能。动态梳理已出台且仍在有效期内的惠企政策,依托省一体化平台、“辽企通”APP及时更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事项清单,持续拓宽政策兑现渠道。目前,已形成“免申即享”事项92项,“直达快享”事项18项,覆盖税费优惠、科技创新、金融扶持、产业扶持等方面,惠企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三、优化金融服务举措

    支持金融机构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组织域内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结合鞍山实际,研究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惠企产品,汇编《鞍山市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产品手册》,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发放至相关企业。引入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对接银行首贷续贷业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制定《全市政银企对接活动工作要点》,研究组建政企银服务工作专班,建立项目融资需求发布机制、优化信贷政策等系列举措。今年4月,我省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提出优化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机制、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等改革举措。我市将按照省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四、加大人才引进培养

    积极落实省“兴辽英才计划”和我市“钢都英才计划”等创新政策,扎实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各项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例如,简化落户手续、提供医疗保障、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努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持续深化“手拉手”以才引才专项行动。支持各地区、在鞍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业等结合自身发展制定人才引育政策,通过“一对一”“手拉手”方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辽宁科技大学与鞍钢集团共建的鞍山钢铁现代冶金产业学院通过“双元育人”模式,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台安县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乡村振兴学院授牌仪式举行,双方将围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产教融合实践等领域深化合作。

    五、优化市场监管机制

    实行“2+1+N”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依托辽宁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组织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制定2025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计划。制定年度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571个,其中联合执法计划302个,联合执法占比达52.89%。在全市全面推进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将企业的评价结果推送给各相关部门,各行政职能部门依据本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结合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对市场主体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积极推进通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中常态化运行,依托具有信用风险分类特色的《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检查清单(第四版)》,指导各级政府部门运用通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制定抽查检查计划,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协同监管效能。

     

    鞍山市数据局       

    2025年6月20日